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果高油开农系列花生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大果高油开农系列花生的种植与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arge-fruited and High-oil Kaifeng Peanut Se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2T 028-2021《大果高油开农系列花生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大果高油开农系列花生的栽培技术流程,提高种植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播种前准备
1. 土壤选择与处理:标准要求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或壤土。在播种前需深耕土壤,深度应在30厘米以上,并施足基肥。基肥应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
2. 种子处理:种子质量直接影响出苗率和后期生长情况。标准规定种子发芽率不得低于85%,纯度不低于97%。播种前要进行晒种,时间约为2-3天,这有助于提高种子活力。同时,建议使用生物菌剂拌种,以增强抗病能力。
二、田间管理
1. 合理密植:根据土壤肥力水平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情况下,每亩种植密度为10000-12000穴,每穴播种2粒种子。这样既能保证植株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2. 水分管理:花生对水分需求较大但不耐涝。在幼苗期和开花下针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结荚期则要适当控制水分,避免积水导致烂根现象发生。特别是在雨季时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病害发生。
三、病虫害防治
1. 预防为主:采取轮作制度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积累。同时,在整个生育期内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2. 综合防控:对于常见的叶斑病、锈病等真菌性病害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喷雾防治;而对于地下害虫如蛴螬等,则可以通过撒施毒饵或者灌根等方式来进行控制。此外,还应注意保护天敌昆虫,维持生态平衡。
四、收获与贮藏
1. 适时收获:当大部分荚果呈现黄白色并且荚壳变硬时即可开始收获。过早收获会影响产量,而延迟收获则容易造成荚果脱落损失。
2. 正确贮藏:新鲜采摘下来的花生需要及时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0%后再入库保存。库房内温度应控制在10℃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这样才能确保长期储存期间品质不受影响。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大果高油开农系列花生栽培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特别强调了科学管理和绿色环保理念的应用,这对于促进当地花生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