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蒜套种三樱椒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大蒜与三樱椒套种的生产活动。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arlic and Sanjing Chili Intercropp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2T 027-2021 大蒜套种三樱椒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南省针对大蒜与三樱椒套种模式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大蒜和三樱椒的种植时间、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农民增收。以下将从几个重要条文入手,进行详细解读。
一、播种期规定
标准明确指出,大蒜应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而三樱椒则需在次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这一规定基于两地作物生长周期的不同以及气候条件的要求。大蒜喜凉耐寒,在秋季播种可以充分利用秋冬季节的温度优势,为越冬提供良好条件;三樱椒作为喜温作物,春季播种能避开冬季低温影响,确保其正常发芽出苗。
二、田间管理要点
关于田间管理,标准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1. 肥水管理:大蒜生长期需追施两次肥料,第一次在返青期,第二次在抽薹前;三樱椒则要在开花初期和结果期分别追肥一次。灌溉方面,大蒜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三樱椒则需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适量浇水。
2. 中耕除草:大蒜种植期间要进行多次中耕松土,以增强透气性,促进根系发育;三樱椒定植后要及时清除杂草,并结合培土防止倒伏。
3. 整形修剪:对于三樱椒而言,当植株长到一定高度时,需要摘心处理,促使侧枝萌发,增加结果数量。
三、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该标准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深耕翻土,消灭越冬病原菌;
2. 物理防治:利用黄板诱杀害虫,覆盖地膜减少病害传播途径;
3. 化学防治: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用药控制,但要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四、收获与贮藏
关于收获时机的选择,标准要求大蒜在5月底至6月初,当叶片大部分枯黄时采收;三樱椒则应在果实完全成熟后采摘,通常是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之间。收获后的农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避免受潮霉变。
综上所述,《DB4102T 027-2021 大蒜套种三樱椒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部非常实用的技术指导文件,它不仅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的操作指南,还特别注重生态环保理念的应用,力求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农户能够更好地把握种植节奏,提升产品质量,最终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