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信息化业务协同标准符合性测试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和测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信息化系统中业务协同功能的标准符合性测试工作。
Title:Information Technology - Business Collaboration Standard Conformance Tes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2018-2021 信息化业务协同标准》对信息化业务协同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下将重点解读其中的关键条款:
1. 术语和定义:标准首先明确了信息化业务协同的核心概念,包括“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等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业务协同”被定义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不同部门或机构间业务流程的无缝衔接与高效运作。
2. 系统互操作性:标准要求各信息系统之间应具备良好的互操作能力,确保数据能够在不同平台间自由交换和使用。具体而言,系统接口设计需遵循统一规范,支持多种数据格式转换,并保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 数据质量控制: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及发布等环节均设置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如规定原始数据须经过验证方可入库;对于敏感信息需采取加密存储方式;定期开展数据清洗工作以保证其准确性与时效性。
4. 安全防护机制:鉴于信息化业务涉及大量关键业务数据,标准特别强调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认证、访问权限管理、入侵检测等功能模块,并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5. 绩效评估指标:为了衡量信息化业务协同工作的成效,标准还提出了一系列量化评估指标。这些指标涵盖了响应时间、成功率、用户满意度等多个维度,旨在帮助组织持续改进自身服务水平。
以上仅为部分重要内容摘录,全面理解该标准还需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深入研究。希望上述解析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