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瘟病毒抗体高敏荧光检测试剂卡的制备方法及高敏荧光免疫分析的操作规程。本文件适用于猪瘟病毒抗体的检测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Preparation of Highly Sensitive Fluorescent Immunochromatographic Test Strips for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Antibody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2015-2021《猪瘟病毒抗体高敏荧光检测试剂卡制备及高敏荧光免疫分析操作规程》为猪瘟病毒抗体检测提供了标准化的技术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在试剂卡制备部分,标准明确指出原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例如,规定了抗原和抗体应选用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的材料,并要求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以确保其生物活性稳定。此外,对于荧光标记物的要求是具有较高的量子产率和良好的稳定性,这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操作规程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实验环境条件的重要性。规定了操作应在温度控制在18℃至25℃之间且相对湿度不超过75%的环境中进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外界因素导致的误差。另外,对于样品处理过程中的离心速度和时间也给出了具体数值,如样品需以3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以保证样本纯度。
关于结果判读,标准提出了明确的标准曲线绘制方法以及阳性、阴性判断阈值。它要求使用标准品建立四参数逻辑回归曲线,并设定阳性判定值为大于等于临界值点乘以1.5倍,阴性判定值为小于等于临界值点除以1.5倍。这些具体的数值设定有助于提高检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最后,在质量控制环节,标准还规定了内部质控品的使用频率和接受标准。要求每批次检测均需包含内部质控品,并且其检测结果必须落在设定的范围之内,否则需要重新检测或调查原因。这一措施能够有效监控整个检测流程的质量,保障最终报告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