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套种朝天椒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小麦与朝天椒套种的生产活动。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heat and Chili Pepper Intercropp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181-2021《小麦套种朝天椒栽培技术规程》是由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小麦与朝天椒套种的栽培技术,提高种植效率和经济效益。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境内采用小麦套种朝天椒模式的栽培活动。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作物组合,确保了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小麦套种朝天椒”进行了明确定义:指在同一田块内,在小麦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或株间种植朝天椒的一种复合种植方式。此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概念基础。
三、品种选择
1. 小麦品种:应选用抗病性强、耐密植、丰产性能好的冬性或半冬性品种。
2. 朝天椒品种:宜选择适应性强、优质高产、抗逆性好的早熟或中熟品种。
这些要求保证了两种作物在生长周期上的协调性和互补性,有助于实现高效生产。
四、播种技术
1. 播种时间:小麦应在适播期内播种,而朝天椒则需在小麦收获前15-20天播种。
2. 播种密度:小麦建议每亩基本苗控制在20万~30万株之间;朝天椒播种量以每穴3~5粒为宜。
3. 播种方法:采用机械条播或点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并注意保持适当的行距和株距。
合理的播种时间和密度可以有效避免因争地力而导致的减产问题。
五、田间管理
1. 肥水管理:小麦生长期间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时施肥灌溉;朝天椒移栽后要注重追肥,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加强磷钾肥施用。
2.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间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可采用物理、生物及化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控。
3. 除草松土:定期清除杂草,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发育。
良好的田间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
六、采收加工
1. 采收时机:当朝天椒果实颜色转红且质地变硬时即可采收。
2. 晾晒干燥:采收后的辣椒应及时摊开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5%,便于长期保存。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最终收获整个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通过遵循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农户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关键技术要点,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