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麦秸循环栽培草菇和双孢蘑菇的技术要求,包括原料准备、培养基配制、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和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点。本文件适用于以麦秸为主要原料进行草菇和双孢蘑菇循环栽培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raw Recycling to Cultivate Volvariella volvacea and Agaricus bispor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182-2021麦秸循环利用栽培草菇—双孢蘑菇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麦秸循环利用栽培草菇和双孢蘑菇的技术流程。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4.1 原料准备
该条款强调原料选择的重要性,要求选用新鲜、无霉变的麦秸作为主要原料。同时指出,麦秸在使用前需经过预处理,包括粉碎至一定长度(通常为2-5厘米),以提高其吸水性和透气性。此外,还应加入适量的氮源物质如鸡粪或豆饼粉,确保碳氮比维持在25:1左右。
5.2 栽培环境控制
本条款对栽培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温度方面,草菇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子实体分化期则需降至18℃-22℃;而双孢蘑菇整个生育周期内最适温度范围是15℃-18℃。湿度管理上,培养料含水量应控制在60%-6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之间。光照条件也需注意,前期遮光处理有助于促进菌丝健壮生长,后期适当增加散射光可刺激子实体形成。
6.1 菌种质量要求
关于菌种质量,标准规定必须从正规渠道获取,并且要经过严格检测确认无杂菌污染。推荐采用组织分离法或单孢分离法制备纯种,确保遗传稳定性。同时建议定期更换优良品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需求。
7.3 收获与采收后的处理
收获时应注意适时采摘,避免过早或过晚造成品质下降。对于草菇而言,当菌盖充分展开但尚未开伞时即为最佳采收时机;而双孢蘑菇则应在菌盖离土约1.5cm左右时及时采收。采收后要及时清理床面残留物并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虫害传播。另外,剩余的废料应回收再利用,通过堆肥等方式转化为有机肥料返回农田系统中,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以上内容仅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分析,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各项参数指标。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