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阳猕猴桃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分级包装和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红阳猕猴桃的标准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of Hongyang Kiwifrui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1072-2021《红阳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是浙江省地方标准,为红阳猕猴桃的种植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栽植密度与方式
标准中规定了栽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地形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平地每亩栽植株数应在55-65株之间,坡地则可适当减少至45-55株。这种密度设置旨在确保每株猕猴桃都能获得足够的光照和养分,同时便于田间管理和机械化操作。
施肥管理
施肥是猕猴桃生长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建议每年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用量为每亩3-5吨,并在生长季节追施氮磷钾复合肥。特别是在开花前后和果实膨大期,要适时补充肥料以满足其生长需求。此外,还提倡使用生物菌肥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标准指出,在春季萌芽前喷洒石硫合剂可以有效杀灭越冬病菌和虫卵;夏季则需定期检查叶片背面是否有蚜虫或介壳虫危害,并及时采取措施如释放天敌昆虫等非化学方法控制虫害。对于灰霉病等真菌性病害,则推荐采用低毒高效的杀菌剂进行喷雾处理。
果实采收
果实采收时间直接影响品质。标准明确指出,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6.5%以上时即可开始采摘。采收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并尽量选择晴朗天气进行,以防果实含水量过高影响储存效果。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技术要求,能够显著提升红阳猕猴桃的产量与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希望广大果农朋友能够认真学习并落实这些规范内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实现科学种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