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中鉴凿银制品的工艺要求、制作流程、质量评定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贵州地区生产、销售和鉴定鉴凿银制品的相关企业及机构。
Title:Guizhou National and Folk Artisan Products - Chasing and Carving Silverware Craft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97.19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616-2021《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 鉴凿银制品工艺》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贵州地区民族民间工艺品中鉴凿银制品的制作工艺。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
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以白银为主要材料,通过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民族民间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包括但不限于银饰、银器等。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GB/T 18046-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相关国家标准。这些引用文件为鉴凿银制品提供了基础的技术支持和质量要求。
术语和定义
- 鉴凿银制品:指采用传统工艺,使用白银作为主要原料,经过设计、雕刻、打磨等一系列工序制成的艺术品。
- 手工技艺:指在制作过程中完全或部分依赖人工操作的传统技法。
技术要求
# 材料要求
1. 白银纯度不低于925‰(千分数),即含银量不得低于92.5%。
2. 辅助材料如铜、锌等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确保无毒无害。
# 工艺流程
1. 设计阶段:根据民族文化特色进行创意设计,确保作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2. 制作阶段:
- 原料准备:选择优质白银原料,并进行初步加工。
- 手工雕刻:运用传统的雕花、镂空等技艺,展现细腻的艺术效果。
- 表面处理:完成雕刻后,对制品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其光滑明亮。
3. 检验阶段:成品需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既定的技术指标。
# 安全卫生要求
所有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必须保持清洁,防止污染。同时,生产环境应符合国家关于劳动保护的规定,保障工人健康安全。
检验方法
对于每件鉴凿银制品,都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以及化学成分分析等多方面的测试,以验证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1. 标志:产品外包装上应标明制造商信息、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等内容。
2. 包装:采用防震、防水材质进行包装,避免运输途中损坏。
3. 运输:建议使用专用物流渠道运送,确保货物安全到达目的地。
4. 贮存:存放在干燥通风处,远离火源及腐蚀性物质。
以上是对DB52/T 1616-2021《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 鉴凿银制品工艺》中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这项标准不仅有助于提升贵州地区民族民间工艺品的整体水平,也为传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