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动物狂犬病免疫点消毒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开展动物狂犬病免疫的场所及相关单位。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infection of Animal Rabies Vaccination Si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312-2021《动物狂犬病免疫点消毒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动物狂犬病免疫点的消毒技术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免疫点的消毒操作,降低狂犬病毒传播风险。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开展动物狂犬病免疫工作的免疫点消毒工作。明确指出该标准仅适用于上海地区,且是针对狂犬病免疫点的消毒技术要求。
二、术语和定义
1. 狂犬病免疫点:指为犬只等动物提供狂犬病疫苗接种服务的场所。
2. 消毒: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3. 清洁区:指未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4. 半污染区:指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但尚未确认污染的区域。
5. 污染区:指已知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三、基本要求
1. 人员管理:免疫点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和技术,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 设施设备:免疫点应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和工具,如紫外线灯、喷雾器、消毒剂等。
3. 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消毒管理制度,包括消毒记录、检查制度等。
四、消毒方法
1. 物理消毒:
- 使用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 对于金属器械,可采用高温蒸汽灭菌法,温度达到121℃,持续时间15-20分钟。
2. 化学消毒:
- 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对地面、墙面进行擦拭或喷洒,浓度为500mg/L,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 使用75%酒精对桌面、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进行擦拭消毒。
五、消毒频率
1. 日常消毒:每日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2. 集中消毒:在大规模免疫活动结束后,应对整个免疫点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3. 特殊情况:发现疑似感染病例时,应立即对该区域进行紧急消毒处理。
六、消毒效果监测
1. 采样检测:定期采集免疫点内的空气、表面样本,送至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2. 结果评估: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消毒方案,确保消毒效果达标。
七、注意事项
1. 消毒剂应按照说明书配制使用,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消毒效果。
2. 操作人员在进行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等。
3. 消毒过程中应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1/T 1312-2021标准从人员管理到具体消毒操作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为保障动物狂犬病免疫点的安全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严格执行该标准有助于有效控制狂犬病传播风险,保护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