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市民居住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的服务与管理要求,包括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新市民居住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Title:Service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Legal Service Workstations (Rooms) in New Citizens' Residential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23T 42-2021 新市民居住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服务与管理规范》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新市民居住区内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以下是对部分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服务内容
- 标准规定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应提供的基本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指导、人民调解等。这些服务旨在满足新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法律需求。
2. 人员配置
- 明确要求每个工作站(室)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兼职或志愿者参与服务。此外,所有工作人员都需经过专业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服务能力。
3. 设施设备
- 对于办公场所提出了具体要求,如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且需配备必要的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同时强调网络环境的重要性,要求保证稳定的互联网接入,以便开展线上服务。
4. 运行机制
-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值班制度、首问负责制、投诉处理机制等。还特别指出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5. 监督管理
- 规定由当地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对各站点进行监督考核,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检查执行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落实效果。
6. 信息化建设
- 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开发手机应用程序供居民使用等。这不仅方便了群众办事,也有助于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5223T 42-2021》从多个维度全面规范了新市民居住区公共法律服务站的工作流程和服务质量,为保障新市民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