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兰花病虫害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主要病虫害种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安全用药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西兰花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控。
Title: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Broccoli Diseases and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138-2021《西兰花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江苏省针对西兰花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管理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四个方面对西兰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了规范,旨在保障西兰花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5.1 农业防治
5.1.1 应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的西兰花品种。
解读: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且具有较强抗病性的西兰花品种是农业防治的基础。这不仅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还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种植者在选种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等因素,并优先选用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良品种。
【条文】5.2 物理防治
5.2.1 在温室大棚内设置防虫网,防止外部害虫侵入。
解读:物理防治方法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通过在温室大棚入口等关键部位安装防虫网,可以有效阻止蚜虫、飞虱等小型害虫进入田间,从而减少病虫害传播途径。此外,在田间悬挂黄板诱杀蚜虫也是一种常用的物理防治手段。
【条文】5.3 生物防治
5.3.1 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控制蚜虫数量。
解读:生物防治强调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有益生物来抑制有害生物的发展。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能够主动捕食蚜虫等害虫,形成自然平衡机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时,还可以通过释放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来对付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
【条文】5.4 化学防治
5.4.1 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施用。
解读:尽管化学防治具有快速见效的特点,但过度依赖化学药剂会导致环境污染及病虫抗药性问题加剧。因此,在实施化学防治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选择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高效低毒农药产品,并按照规定的浓度与频率喷洒,避免过量使用。另外,在不同生育期采用轮换用药策略也有助于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
以上内容仅为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分析,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生产情况灵活调整防控方案。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要求,共同促进西兰花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