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流行性腹泻的术语和定义、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方法、防控措施及疫情报告与处理。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养猪场(户)对猪流行性腹泻的预防、控制和净化。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273-2021《猪流行性腹泻防制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预防措施
- 标准指出,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包括人员、车辆、物资等进出管理。具体要求为:所有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经过淋浴消毒并更换专用工作服;车辆需经过严格清洗和消毒后方可进入场区;饲料、疫苗等物资在进场前必须进行外包装消毒处理。
2. 疫苗接种
- 对于疫苗的选择与使用,标准建议根据当地疫情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疫苗种类。初次免疫时,仔猪应在出生后7日龄开始接种,并按照说明书完成全程免疫程序。母猪则需在产前4周左右加强一次疫苗注射,以提高乳汁中的抗体水平,保护新生仔猪。
3. 环境控制
- 在环境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保持圈舍清洁干燥至关重要。每日清理粪便污物,定期对地面、墙壁及用具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同时,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病毒滋生。冬季还需注意保温,防止寒冷刺激降低猪只免疫力。
4. 监测与报告
- 要求各养殖场建立健全疾病监测制度,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患病动物,并及时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报告情况。此外,还应对周边地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疫情动态,以便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5. 应急处置
- 当发生大规模爆发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封锁疫区,停止一切活畜交易活动。对于病死猪只,必须严格按照无害化处理规定执行,不得随意丢弃或出售。同时,组织专业队伍对受威胁区域内的健康猪群实施紧急免疫接种,尽快控制住疫情蔓延趋势。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主要框架,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操作流程,有效预防和控制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