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原火灾损失评估的技术要求、评估方法和报告编制。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草原火灾损失的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ssland Fire Loss Assess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969-2021草原火灾损失评估技术规范》是由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为草原火灾后的损失评估提供科学、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青海省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草原火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对象,即青海省内的草原火灾,且仅限于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
二、术语和定义
1. 草原火灾:指在草原上发生的失去人为控制的燃烧现象。这一定义强调了草原火灾是发生在草原上的,并且是非人为可控的。
2. 直接经济损失:因草原火灾导致的草原资源、设施设备以及相关财产的毁损价值总和。此定义明确了直接经济损失包括的内容,涵盖了草原资源、设施设备及财产等方面。
三、评估原则
1. 科学性: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评估。这意味着在进行评估时要遵循科学的原则,使用恰当的技术方法。
2. 客观性:评估过程应保持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合理性:评估结果应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合理性。评估结论应当与实际损失情况相一致。
四、评估程序
1. 现场勘查:组织专业人员到火灾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第一手资料。这是评估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现场勘查可以获取最直观的信息。
2. 数据采集:记录火灾影响范围、受损程度等相关数据。这些数据是后续评估的基础,需要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
3. 损失计算:根据采集的数据,按照规定的公式或方法计算损失金额。计算过程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 结果审核:由专家组对计算结果进行复核审查,确认无误后出具正式报告。审核环节是为了确保评估结果的正确性和权威性。
五、损失分类
1. 草原资源损失:包括植被破坏、土壤侵蚀等。这部分损失直接影响到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2. 设施设备损失:如围栏、灌溉系统等基础设施遭到损坏。这类损失会影响到草原的管理和利用效率。
3. 财产损失:涉及牧民个人财产的损毁,例如牲畜死亡、房屋烧毁等。这部分损失直接关系到受灾群众的生活状况。
六、评估方法
1. 市场价值法:利用市场价格信息估算损失金额。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在市场上有明确价格的商品和服务。
2. 成本恢复法:依据修复或重建所需的成本来确定损失数额。当无法直接获得市场价值时,可以通过成本恢复法来估算损失。
3. 收益损失法:通过对未来收益的影响来衡量损失大小。对于一些长期投资项目来说,这种方法可能更为合适。
七、报告编制
评估完成后,需编写详细的评估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火灾基本情况、评估依据、方法步骤、主要结论等。报告应以事实为基础,语言简洁明了,便于理解和应用。
八、附录
附录中提供了若干表格模板供使用者参考,比如火灾现场记录表、损失明细表等,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资料完整性和规范性。
总之,《DB63/T 1969-2021草原火灾损失评估技术规范》是一部全面细致的地方标准,它不仅规定了草原火灾损失评估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求,还特别强调了科学性、客观性和合理性的重要性,为有效开展草原火灾后的损失评估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