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蔗实生苗黑穗病接种的术语和定义、接种条件、接种方法及结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甘蔗黑穗病抗性鉴定及研究相关的接种技术操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garcane Scion Black Smut Inocul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甘蔗实生苗黑穗病接种技术规程》(DB45/T 2341-2021)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甘蔗实生苗黑穗病的接种试验操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环境条件
标准规定接种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0℃至3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75%到95%范围内。这样的环境条件能够模拟自然条件下黑穗病菌最活跃生长的状态,从而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光照时间需维持在每天8小时至12小时,以促进病原菌的繁殖和侵染过程。
接种材料准备
对于供试甘蔗种子的选择,标准要求其必须来源于健康无病的母株,并且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具体来说,种子应在播种前用75%酒精浸泡1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置于0.1%升汞溶液中消毒10分钟,最后再用无菌水彻底清洗数次直至完全去除残留药剂。这样可以有效杀灭附着于种子表面的微生物,避免杂菌干扰实验进程。
接种方法
标准推荐采用喷雾接种法。首先将培养好的黑穗病菌悬液均匀地喷洒于已消毒并萌发良好的甘蔗种子上,确保每粒种子都被充分覆盖但不过量。之后将处理过的种子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育苗盘内,盖上透明塑料膜保湿,置于上述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培养观察。
观察与记录
在整个接种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植株是否出现典型症状如叶片扭曲、变色等,并详细记录发病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病斑大小及分布等信息。当发现明显病变时,还需取样送检确认是否为黑穗病菌所致。同时也要注意对照组的表现,以便准确评估接种效果。
通过以上步骤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可以有效地开展甘蔗实生苗黑穗病的研究工作,为防治该疾病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