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鸭从接收、屠宰、加工到产品贮存和运输的技术要求及卫生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肉鸭屠宰加工企业及相关环节的操作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at Duck Slaughter and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358-2021《肉鸭屠宰加工技术规程》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该标准规定了肉鸭屠宰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屠宰加工工艺流程以及关键控制环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基本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肉鸭屠宰加工企业应具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生产条件,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此外,还强调了原料肉鸭来源必须合法合规,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无疫病传播风险。
屠宰加工工艺流程
1. 接收与检验:接收时需对肉鸭进行初步检查,包括外观、体重等指标,同时核对运输车辆消毒证明及检疫合格证。
2. 致昏:采用电麻法或其他有效方法使肉鸭失去知觉,操作过程中要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且参数设置合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放血:快速准确地完成放血过程,以减少血液残留影响产品质量。
4. 脱毛:根据季节调整水温,使用热水或蒸汽脱毛机去除羽毛,注意控制时间防止表皮损伤。
5. 开膛取内脏:按照规范步骤打开胸腔取出内脏器官,同时检查是否有病变组织。
6. 冲洗冷却:利用清水彻底清洗胴体表面污物,并迅速降温至适宜温度储存。
7. 分割包装:依据市场需求将产品分割成不同规格,做好标识后密封包装。
关键控制环节
- 环境卫生:整个加工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污染。
- 人员培训:所有参与屠宰加工的工作人员都需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 记录保存:建立完整的追溯体系,详细记录每批产品的来源、流向等信息以便查询。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提高肉鸭屠宰加工的整体水平,保障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