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叶桂樱(Laurocerasus macrophylla (Wall.) Baill.)繁育的圃地准备、播种繁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苗期管理、苗木出圃及档案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行政区域内大叶桂樱的繁育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Laurocerasus macrophyll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333-2021《大叶桂樱繁育技术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为大叶桂樱的繁育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苗选择上,规程指出“种苗应来源于健康母树,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这意味着种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种植的成功率和苗木的健康状况。健康的母树能够提供优质的遗传资源,减少后期管理难度。因此,在挑选种苗时要仔细检查其根系是否发达、叶片是否饱满以及是否有任何病虫害迹象。
其次关于播种繁殖部分,“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并保持土壤湿润”。此条规定强调了播种过程中的细节控制。种子消毒可以有效防止病原菌感染,而保持土壤湿润则是确保种子顺利发芽的重要条件之一。此外还建议使用疏松透气性好的基质来提高种子萌发率。
再者在扦插繁殖环节,“选取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长度约为8-15厘米”。这里明确了插穗的选择标准,即必须选用处于半木质化状态的枝条才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同时规定了具体尺寸范围有助于操作人员统一执行标准。
最后关于田间管理方面,“定植后要定期浇水施肥,注意排水防涝”。这一条文提醒我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能忽视日常管理工作。合理安排灌溉与施肥计划不仅有利于促进植株快速生长,还能避免因水分过多导致烂根现象发生。
以上就是基于DB44/T 2333-2021《大叶桂樱繁育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内容所做的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