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山地旅游城市集散中心的等级划分原则、评定条件、管理要求及评定程序。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山地旅游城市集散中心的等级评定与管理。
Title:Mountain Tourism - Part 37: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Urban Distribution Cen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401.37-2021《山地旅游 第37部分:城市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是由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和指导贵州省范围内山地旅游城市集散中心的建设和评定工作。这一标准为城市集散中心提供了从硬件设施到服务质量等多方面的具体要求,有助于提升游客体验和服务水平。
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硬件设施建设
# 3.1 基础设施
- 交通便利性:集散中心应位于交通枢纽附近,确保公共交通便捷可达。例如,距离地铁站或公交车站步行时间不超过5分钟。
- 停车设施:配备足够的停车位,并设置无障碍停车位,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 3.2 导览服务
- 信息显示屏:安装电子显示屏,实时更新旅游信息、天气预报等内容。
- 导览图及标识系统:清晰明了的导览图和标识系统可以帮助游客快速找到所需位置。
服务质量
# 4.1 人员培训
- 所有工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当地旅游资源、文化背景以及应急处理流程。
- 定期组织员工参与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增强服务意识。
# 4.2 安全管理
-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消防演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等,并定期检查维护。
评价指标体系
# 5.1 综合评分标准
- 根据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游客满意度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打分。
- 每个维度都有明确的权重分配,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
# 5.2 动态调整机制
- 对已评定的城市集散中心实施动态跟踪管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复查。
- 若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则要求限期整改直至达标为止。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山地旅游 第37部分》不仅涵盖了物理空间上的规划布局,还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力求为每一位来到贵州旅游的朋友提供舒适愉快的经历。这不仅是对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更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