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自然资源应用系统接入的总体要求、接入方式、数据要求、安全要求及测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自然资源相关应用系统的接入设计、开发与实施。
Title:Specification for Access of Natural Resources Application System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410—2021《自然资源应用系统接入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自然资源领域内各类应用系统的数据接入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建设或管理的各类自然资源应用系统的数据接入工作。这表明标准主要面向山东地区的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为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提供了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自然资源应用系统”、“数据接入”等关键概念。例如,“数据接入”被定义为将外部系统产生的数据按照特定规则导入到目标系统的过程。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相关术语的理解,避免因歧义导致的工作失误。
三、总体要求
1. 数据标准化:所有接入的数据都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确保数据格式统一、内容完整。
2. 安全保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要采取加密等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3. 可扩展性:系统设计时应考虑未来可能新增的数据类型和服务需求,预留足够的接口。
四、具体技术要求
1. 数据接口:规定了RESTful API作为主要的数据交互方式,并详细描述了请求方法(如GET、POST)、URL结构、参数设置等内容。
2. 数据格式:推荐使用JSON作为数据交换格式,同时给出了示例说明如何组织复杂的数据结构。
3. 错误处理:当发生错误时,服务器应回复相应的HTTP状态码以及详细的错误信息,便于客户端调试。
五、测试与验收
标准还强调了对接入系统的全面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功能验证、性能评估及安全性检查。只有通过这些测试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此外,还特别提到定期复查机制,以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六、维护管理
最后,标准提出了长期有效的维护策略,比如建立专门团队负责日常监控、及时修复故障点、记录操作日志等。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服务稳定性,也有利于追踪问题根源。
总之,《自然资源应用系统接入规范》从多个角度规范了自然资源应用系统的构建流程,对于促进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自然资源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