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杀虫剂防治榛瘿蚊的田间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准则。本文件适用于杀虫剂对榛瘿蚊防治效果的田间试验与评价。
Title:Field Efficacy Test Criteria Part 2: Insecticides for the Control of Hazel Gall Mid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503.2—2021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2部分:杀虫剂防治榛瘿蚊》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杀虫剂在榛林中防治榛瘿蚊的田间药效试验的标准。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试验设计部分,标准要求试验地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榛林地块,且种植年限、树龄结构和榛林管理水平需一致。试验小区面积一般为200至500平方米,每个处理重复不少于三次,并随机排列以减少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种设计能够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其次,关于试验方法,标准指出喷雾施药应在晴朗无风或微风天气条件下进行,避免雨水冲刷影响药效。喷雾器械需定期校准,保证每公顷用药量准确。同时,还应记录施药时间、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以便分析这些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再者,在调查与统计分析环节,标准强调了调查频率和方法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药后7天、14天分别进行一次药效调查,以后每隔7天调查一次直至药效稳定。调查时需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株,检查榛瘿蚊的危害程度,并计算防效。防效计算公式采用国际通用的Colley公式,即:
防效 = (对照区害株率 - 处理区害株率)/ 对照区害株率 × 100%
最后,标准还提出了结果评价的要求,认为防效达到80%以上为有效,60%-80%为尚可,低于60%则视为无效。此外,还需综合考虑农药残留、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总之,《DB21/T 3503.2—2021》为开展榛林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和指导,有助于提高试验质量,为榛林害虫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