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岩沥青微表处的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岩沥青进行微表处施工的各等级公路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ock Asphalt Micro-surfacing in Highway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路岩沥青微表处技术规范》(DB15/T 2430-2021)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公路工程中岩沥青微表处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材料要求
1. 岩沥青:应选用符合GB/T 49855规定的岩沥青产品,其针入度、软化点等性能指标需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针入度反映了岩沥青的粘稠程度,软化点则表示在特定条件下开始流动的温度,这两个参数直接关系到混合料的工作性和路面的耐久性。
2. 矿料:矿料应采用符合JTG F40规定的集料,且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和清洁度。集料的级配直接影响到混合料的密实度和抗滑性能,而清洁度则影响粘结力。
二、配合比设计
1. 设计步骤:首先确定目标级配曲线,然后通过试拌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最后进行马歇尔试验或其他相关试验验证混合料的技术指标。最佳沥青用量的选择应当兼顾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施工和易性。
三、施工工艺
1. 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确保其平整度、强度等符合要求。同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铺设封层或粘层油,以提高新铺层与下承层之间的粘结效果。
2. 摊铺:摊铺时应控制好速度和厚度,避免出现离析现象。摊铺机的熨平板应提前预热至规定温度,并调整至合适的仰角,以保证摊铺层的均匀性和压实度。
3. 碾压:碾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初压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以形成初步的稳定结构;复压应达到规定的压实度;终压则应消除表面的微小缺陷。碾压过程中应注意轮迹重叠宽度,一般为轮宽的1/3~1/2。
四、质量检验
1. 外观检查:表面应平整、密实,无明显裂缝、松散等缺陷。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如修补裂缝、清除松散颗粒等。
2. 技术指标检测:包括厚度、压实度、渗水系数等。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否则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五、安全环保措施
1.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如控制扬尘、防止污水外溢等。
以上内容是对《公路岩沥青微表处技术规范》(DB15/T 2430-2021)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能为实际操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