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蒙式牛肉丁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制作工艺、感官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按照蒙餐传统工艺制作的蒙式牛肉丁。
Title:Mongolian Cuisine - Mongolian Style Beef Cub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蒙餐标准DB15/T 2412-2021对蒙式牛肉丁的制作进行了规范,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特色美食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首先是原材料要求,标准明确规定牛肉必须选用新鲜的牛后腿肉,这种部位肉质紧实且富含蛋白质。同时要求牛肉在加工前需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确保无病害和污染物,保障食品安全。
其次是切块标准,牛肉需要切成约2厘米见方的小丁。这样的大小既能保证烹饪时受热均匀,又能保持肉质的鲜嫩口感。此外,切块时应保持刀工一致,避免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
关于腌制环节,标准指出腌制时间应在30分钟至1小时之间。使用食盐、酱油、料酒等基础调料进行腌制,可以有效去除腥味并增加风味。腌制过程中要不断翻动牛肉丁,使其均匀入味。
在炒制阶段,标准强调锅温控制在180℃左右最为适宜。先将腌好的牛肉丁快速滑油,锁住肉汁后再进行二次翻炒。加入洋葱、青椒等辅料时要注意火候,避免过度烹煮导致营养流失。
成品质量方面,蒙式牛肉丁应呈现出红亮的色泽,肉质鲜嫩多汁,具有浓郁的酱香味。每块牛肉丁都应裹满酱汁,且整体咸淡适中,符合蒙古族饮食习惯。
最后是储存条件,成品需在低于10℃的环境中保存,以防止细菌滋生影响品质。如果采用真空包装,则可延长保质期至一个月以上。
以上便是DB15/T 2412-2021中关于蒙式牛肉丁制作的重要规定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