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眉山市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眉山市范围内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工作服务的相关机构和个人。
Title:Meishan Minor Protection Social Work Servi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9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4T 32-2021 眉山市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工作服务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工作服务地方标准。这项标准从服务原则、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保障等方面对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相关机构和人员提供了规范化的工作指南。
首先在服务原则部分,标准强调了以人为本、尊重与平等、保密性和专业性等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时要始终以未成年人的需求为中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尊严,保护其隐私信息,并保持专业的态度和行为准则。例如,标准指出“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自主权,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听取并考虑未成年人的意见”。
其次在服务内容方面,标准涵盖了生活照料、教育辅导、心理支持、权益维护等多个方面。其中特别提到,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解决未成年人的生活困难,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同时也要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问题。例如,“对于存在学习障碍的未成年人,社会工作者应当评估其具体需求,协调资源为其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
再者在服务流程上,标准规定了从接案到结案的完整工作程序。包括初次接触、需求评估、服务计划制定、实施干预以及效果评估等步骤。标准要求每个环节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并且定期对服务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反思。例如,“社会工作者应在首次接触未成年人后一周内完成初步需求评估,并据此形成书面报告”。
此外,标准还明确了服务保障措施,比如建立督导制度、加强培训交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这有助于确保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同时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职业发展的路径指引。
总之,《DB5114T 32-2021》为眉山市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工作设定了清晰的操作框架,对于提升当地未成年人保护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