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韵苏米”稻谷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生产的“水韵苏米”品牌稻谷。
Title:Shuiyun Su Rice - Part 3: Padd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江苏地区在推动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水韵苏米”系列标准便是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标准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TJSLX 001.3-2024《水韵苏米 第3部分:稻谷》作为专门针对稻谷生产环节的技术规范,对于提升稻谷品质、保障“水韵苏米”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聚焦于TJSLX 001.3-2024与旧版标准相比新增的一项关键内容——“垩白度分级标准”的应用方法展开详细解读。
垩白度分级标准的意义
垩白是指稻谷籽粒腹白部分的颜色和大小变化,它反映了稻谷内部结构的完整性以及营养成分分布情况。垩白度高的稻谷往往意味着其淀粉含量较高但蛋白质含量较低,在加工过程中容易破碎,影响最终大米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口感。因此,合理控制垩白度是提高稻谷品质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新版标准中,首次引入了垩白度的具体分级标准,将其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优良)、二级(良好)、三级(一般)和四级(较差)。这一划分不仅为种植户提供了明确的质量目标,也为收购方制定采购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如何正确测定垩白度
为了确保垩白度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操作流程执行。以下是具体步骤:
1. 样品准备:选取代表性稻谷样品500克,去除杂质后均匀混合。
2. 仪器校准:使用经过校验合格的垩白度测量仪,并按照说明书完成初始化设置。
3. 数据采集:将处理好的稻谷样品逐一放入仪器检测槽内,记录每次测量得到的垩白度数值。
4. 结果分析:根据多次测量所得平均值对照标准中的分级表确定样品所属等级。
5. 报告撰写:整理所有测试数据及结论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备查。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环境条件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等都会间接影响到仪器的工作状态。
实际应用案例分享
某大型农业合作社自2023年起开始采用新版标准指导其稻谷种植管理工作。通过定期监测田间各区块稻谷的垩白度变化趋势,并结合土壤肥力调整施肥方案,成功将大部分地块生产的稻谷提升至一级或二级水平。此举不仅大幅提高了成品米的市场竞争力,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进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良好局面。
总之,《水韵苏米 第3部分:稻谷》中关于垩白度分级标准的应用,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是促进区域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一工具,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自身条件的最佳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