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病害调查与评价、预防养护措施选择、施工过程控制及质量验收。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养护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ve Maintenance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程》(DB42/T 1765-2021)是由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和指导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以下将选取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规程中对一些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如“预防性养护”被定义为在路面尚未出现明显损坏之前采取的维护措施,目的是延缓路面病害的发展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这一定义强调了预防性养护的时间节点,即在路面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提前介入,避免因延误导致的大规模修复成本增加。
养护周期与频率
根据规程要求,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且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全面巡查评估。具体频率需结合实际路况、交通流量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例如,在重载交通密集区域或极端气候条件下,可能需要缩短养护间隔时间以确保路面状态始终处于良好水平。
材料选择与施工工艺
规程对用于预防性养护工程中的各类材料提出了严格的技术指标,并规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法。比如,对于罩面层使用的改性沥青混合料,除了常规性能测试外,还需特别关注其抗滑移性和耐久性。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标准要求。例如,摊铺厚度偏差不得超过±5毫米,接缝处不得有明显的台阶现象。
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为了保证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效果,规程还制定了详细的质控流程和验收标准。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进场前必须经过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现场需设立专职质检人员全程监督;完工后的整体质量评价采用评分制,总分低于85分视为不合格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最终产品的可靠性。
安全环保要求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该规程非常重视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明确规定所有参与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并接受专门培训;另一方面,则倡导采用绿色低碳的技术方案来减少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程度。比如鼓励利用废旧轮胎橡胶粉掺配改性剂生产高性能路面材料等方式实现循环经济目标。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程》(DB42/T 1765-2021)通过系统化地阐述相关概念、技术细节以及管理策略等内容,为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它不仅反映了当前行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也为未来进一步优化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