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枇杷中蜂授粉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管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利用中蜂对枇杷进行授粉的生产活动及相关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llination of Loquat by Chinese Honey B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998-2021枇杷中蜂授粉技术规程》是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枇杷种植过程中采用中蜂授粉的技术规范。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内采用中蜂进行枇杷授粉的生产活动。这意味着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安徽地区的枇杷种植户和相关从业者,为他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中,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例如,“中蜂”指的是中华蜜蜂,它是本地特有的蜜蜂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授粉指数”则是指单位面积内蜜蜂数量与花朵数量的比例关系,它直接关系到授粉效果的好坏。这些术语的清晰界定有助于使用者准确理解标准内容并正确执行。
接着,在“授粉前准备”环节强调了环境条件的重要性。要求种植园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性,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并且要定期修剪枝叶以保证光照充足。同时,还应注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枇杷树处于健康状态。此外,还需提前设置好适宜的蜂箱位置,确保蜜蜂能够方便地进入花丛采蜜授粉。
在“授粉过程”部分,则具体规定了如何合理安排蜜蜂放养时间及密度。一般而言,当枇杷开花率达到50%以上时即可开始释放蜜蜂。每亩地建议放置2-3个标准蜂箱,每个蜂箱内约有6000-7000只成年工蜂。需要注意的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大雨或低温时应暂停授粉作业,以免影响蜜蜂正常工作。
最后,在“后期管理”中提到,授粉结束后仍需继续观察枇杷生长情况,及时补充肥料水分等资源。对于那些未受精成功的果实要及时摘除,以便集中营养供给剩余果实成长发育。另外,还应该做好记录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授粉日期、天气状况以及最终产量数据等内容,这将为今后改进技术方案提供宝贵参考依据。
总之,《DB34/T 3998-2021枇杷中蜂授粉技术规程》通过系统化的指导帮助种植者更好地利用中蜂来提高枇杷品质和经济效益。希望广大果农朋友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促进当地特色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