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新线设施设备运营接管的基本要求、接管条件、接管流程和相关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城市轨道交通新线设施设备的运营接管工作。
Title:Urban Rail Transit New Line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Operation Takeover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965-2021《城市轨道交通新线设施设备运营接管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它为城市轨道交通新线设施设备的运营接管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以下将从标准中挑选出一些关键条款并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条文解读
# 一、总则
该部分明确了本标准的目的和适用范围。标准旨在确保城市轨道交通新线设施设备在正式投入运营前达到安全可靠的标准,保障乘客出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同时规定了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 二、技术要求
1. 设备安装与调试
- 条文:所有设施设备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准确安装,并完成调试工作。
-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的重要性。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后续运营中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设备安装阶段就要严格控制质量,确保每一步骤都有记录可查。
2. 功能测试
- 条文:对所有关键设施设备的功能进行全面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信号系统等。
- 解读:功能测试是验证设备能否正常工作的必要环节。特别是对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系统如ATC(列车自动控制)、ATS(列车自动监控)等,只有通过严格的测试才能保证其稳定运行。
3. 接口检查
- 条文:检查各子系统之间的物理连接及数据交换是否符合要求。
- 解读: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多个独立但相互依赖的子系统组成,如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等。这些系统的良好协作对于整个网络的有效运作至关重要。因此,在接管之前需要仔细核查各个接口处的状态。
# 三、安全管理
1. 应急预案制定
- 条文:运营单位应提前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演练。
- 解读:突发事件往往具有不可预见性,但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通过定期开展模拟演练,不仅能够提高员工应对危机的能力,还能发现现有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2. 风险评估
- 条文:运营开始前需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威胁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水平。
- 解读:风险评估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优化。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帮助运营方更好地掌握全局态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战略决策。
# 四、验收程序
1. 初验
- 条文: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初步验收会议,邀请各方代表参加。
- 解读:初验主要是为了确认项目基本满足交付条件,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这个阶段,各方应该坦诚沟通存在的问题,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2. 终验
- 条文:在初验发现问题整改完成后,再次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直至完全合格为止。
- 解读:终验是对前期工作的最终检验,也是决定是否可以正式开通运营的关键步骤。只有当所有指标均达到标准后方可批准投入使用。
以上就是DB34/T 3965-2021中几个重要条文的具体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