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土区玉米隔行深松垄上免耕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耕作方式、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土区玉米生产的隔行深松垄上免耕栽培模式。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rn Alternate Ridge Deep Plowing and Ridge No-till Cultivation in Black Soil Reg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398-2021黑土区玉米隔行深松垄上免耕栽培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黑土区玉米种植过程中采用隔行深松和垄上免耕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隔行深松:在保留原垄的基础上,按照一定间距对非种植行进行深松作业,深度一般为30-40厘米。这项措施能够有效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同时减少对作物根系的损伤。
2. 垄上免耕:指在不破坏原有垄体结构的情况下直接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技术。它有助于保持地表覆盖,防止水土流失,并维持土壤肥力。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东部及东北部分地区黑土区的春玉米种植。这些地区具有典型的黑钙土特性,适合实施该技术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三、栽培要点
1. 深松作业: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开展,使用专用机械按照设定好的行距进行操作。深松时需注意避免损伤地下茎和根系,确保松土质量均匀一致。
2.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配比氮磷钾肥料,提倡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可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作物抗逆能力。
3. 种植密度:推荐每公顷种植6万至7.5万株左右,具体数量取决于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适当增加密度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但过密则可能导致通风透光不良。
4. 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综合防控措施,如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等。必要时可结合化学药剂喷洒,但要严格控制用药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5. 收获时间:当籽粒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约14%-16%)时即可开始收获。过早收获会影响品质,而延迟则可能造成损失。
四、注意事项
1. 在执行本规程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因地制宜调整各项参数。
2. 对于初次尝试此技术的农户,建议先从小面积试验做起,积累经验后再扩大应用规模。
3. 定期监测土壤健康状况,及时补充微量元素肥料,保障长期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15/T 2398-2021》不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栽培指导,还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认真学习并积极实践这一先进的种植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