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甜菜主要虫害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监测与预警、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防治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甜菜生产过程中主要虫害的综合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of Main Pests in Sugar Bee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366-2021《甜菜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甜菜种植过程中对主要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病虫害预测预报
该条款强调了病虫害预测预报的重要性。要求在甜菜生长的不同阶段定期进行田间调查,包括土壤处理前后的监测。通过观察和记录甜菜根象甲、地老虎等害虫的数量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这有助于农民提前做好准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基础性的防控手段。本标准提出要合理轮作倒茬,避免连续种植甜菜导致害虫积累。同时提倡使用抗病品种,并加强田间管理,如及时清除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6.1 物理机械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方法简单实用。例如,在播种时采用覆膜技术,不仅能保温保湿,还能阻挡部分地下害虫侵入;利用黑光灯诱杀害虫成虫也是常见做法之一。此外,还可以设置障碍物阻止害虫迁移,比如在田埂周围挖沟或者铺设防虫网等。
7.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型的方法。鼓励释放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比如瓢虫对付蚜虫效果显著。另外,还可以喷洒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Bt)悬浮液,它能够特异性地杀死鳞翅目幼虫而不伤害其他非目标生物。
8.1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虽然高效但需谨慎使用。当虫口密度达到经济阈值时才可施药,且应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产品。喷雾作业时要注意避开蜜蜂活动高峰期,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防止污染环境或产生抗性问题。同时建议交替轮换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以上是对DB15/T 2366-2021中几个关键章节的具体阐述。通过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策略,不仅可以有效减轻甜菜生产过程中的虫害损失,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