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面向农业资源调查的地块矢量化技术的基本要求、数据准备、矢量化流程、质量控制及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农业资源调查中地块矢量化工作的实施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arcel Vectorization in Agricultural Resource Survey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386-2021 面向农业资源调查的地块矢量化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农业资源调查中地块矢量化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适用对象
该规程适用于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开展的农业资源调查工作中的地块矢量化任务。这意味着规程主要面向的是县级及以上的农业资源调查项目,旨在确保这些项目的矢量化工作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二、术语和定义
规程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如“地块”、“矢量化”等。例如,“地块”被定义为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具有明确边界并可单独识别的土地单元。“矢量化”则是指将纸质地图或遥感影像上的图形信息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矢量格式的过程。这些定义为后续工作的具体操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三、工作流程
规程规定了从资料收集到成果提交的完整工作流程,包括资料准备、内业处理、外业核查、数据整理与提交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技术要点,比如在内业处理阶段,要求使用专业的GIS软件进行数字化操作,并且要保证每一步骤都有详细的记录文档保存。
四、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最终成果的质量,规程特别强调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它提出了一系列的质量检查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自检、互检以及第三方抽检等方式。同时,还明确了不同阶段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例如矢量数据的精度误差不得超过某一限定值。
五、成果提交
最后,在完成所有工作任务后,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提交最终成果。这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版和纸质版的地图文件、属性表、工作报告和技术说明等材料。此外,还要求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以便于后期查阅和管理。
以上是对《DB1301T386-2021 面向农业资源调查的地块矢量化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规程,从而有效地推进农业资源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