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野外勘察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的基本要求、防护措施、应急处置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从事公路工程野外勘察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Safety Protection of Field Investigation Personnel in Highway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321-2021公路工程野外勘察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指南》是一项专门针对公路工程野外勘察作业的安全规范。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作业环境的评估,标准要求在勘察作业开始前,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这包括地质条件、气候状况以及潜在的自然灾害等。例如,标准中提到“应识别并记录可能影响作业安全的自然因素”,这意味着勘察团队需要提前了解地形地貌,特别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其次,在个人防护装备方面,标准强调了必要性和具体要求。例如,“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这一规定旨在保护作业人员头部免受坠落物或其他意外伤害。此外,还特别指出“在高风险区域作业时,应配备反光背心和防滑鞋”,以增强可见性并防止因地面湿滑导致的跌倒事故。
再者,针对车辆使用安全,标准提出了明确的操作规范。“驾驶过程中不得接听电话或操作手持电子设备”,这是为了集中注意力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长途驾驶每两小时需休息一次,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这一规定有助于缓解驾驶员疲劳,提高行车安全性。
最后,在紧急情况应对方面,标准要求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每个作业小组至少应有一名成员接受过急救培训”,以便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自救互救工作。此外,“现场应常备应急药品箱及通讯工具”,确保一旦出现紧急状况可以迅速联系外界寻求帮助。
综上所述,《DB14T 2321-2021公路工程野外勘察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指南》从多个角度出发,为保障公路工程野外勘察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还能提升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