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从事家禽养殖、兽医服务及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in Chick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疾病,为规范防治工作,河南省制定了DB4109T 020—2021《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防治技术规范》。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重点条款一:免疫接种要求
第五条明确规定,种鸡场应在10-12周龄进行首次免疫,30-35周龄进行二次免疫。商品蛋鸡和种鸡在10-12周龄进行首次免疫,开产前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免疫时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并按照说明书操作。这一规定旨在建立牢固的群体免疫力,防止疫情发生。
重点条款二:临床症状观察
第七条指出,患病鸡只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喘气、咳嗽等症状,喉头或气管内可见黄色干酪样渗出物。饲养员应每天早晚两次巡栏,仔细观察鸡群状态,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此条款强调了日常监测的重要性,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
重点条款三:环境控制措施
第十二条要求鸡舍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定期通风换气,每周至少消毒一次。粪便日产日清,饲料饮水器具每日清洗消毒。同时要防止野鸟进入鸡舍,阻断传播途径。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病原体滋生概率。
重点条款四:药物使用原则
第十五条明确指出,在兽医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避免滥用。治疗期间暂停鸡蛋收集,待停药7天后经检测合格方可上市销售。这体现了科学用药、保障食品安全的理念。
重点条款五:疫情报告制度
第十八条强调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养殖场需立即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不得擅自处理病死鸡。相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区封锁等防控措施。此项规定确保了疫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以上是该规范中几个关键条款的具体解析,希望广大养殖户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共同维护家禽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