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南疆冬小麦机械化匀播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南疆地区冬小麦机械化匀播高产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Mechanized Uniform Sowing of Winter Wheat in Southern Xinjia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355-2021南疆冬小麦机械化匀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针对南疆地区冬小麦生产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通过机械化匀播技术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子处理
标准指出种子处理是确保播种质量和幼苗健壮的关键步骤。要求选用符合GB 4404.1规定的品种,并在播种前进行精选、晒种和发芽试验。种子处理过程中应使用符合NY/T 1977规定的种衣剂,以增强抗病虫害能力。此外,还强调了种子包衣后的堆放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避免影响发芽率。
2. 播种机械选择与调试
根据标准规定,应选用具有自动精量播种功能的联合播种机。播种机在作业前需进行全面检查与调试,确保行距均匀一致,播种深度控制在3-5厘米之间。同时,要求播种机的排种器工作正常,排种量稳定,以实现精准播种。
3. 播种期确定
播种期的选择直接影响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标准建议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最佳播种时间。一般情况下,南疆地区适宜的播种时间为9月20日至10月10日。过早或过晚播种都会对小麦的分蘖数和穗粒数产生不利影响。
4. 施肥管理
施肥是保证冬小麦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标准要求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追肥占30%。氮磷钾比例为1:0.5:0.5,具体施肥量可根据土壤肥力水平适当调整。提倡采用缓释肥料,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5. 灌溉管理
灌溉是维持冬小麦正常生长的关键环节。标准提出采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溉,每次灌水量不宜超过50立方米/亩。灌水间隔时间视土壤湿度而定,但不应超过7天。灌水时要注意避免田间积水,防止根系缺氧。
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冬小麦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建议定期监测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防控。特别注意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以及蚜虫等主要病虫害。
以上是对《DB65/T 4355-2021南疆冬小麦机械化匀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这些内容为南疆地区冬小麦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