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南丰蜜橘黄龙病在低度流行区的防控技术要求,包括疫情监测、苗木管理、传播媒介控制、病树处理及综合防控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南丰蜜橘种植区黄龙病的预防与控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itrus Huanglongbing in Low-prevalence Areas of Nanfeng Mandar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南丰蜜橘是江西特色农产品,黄龙病对其产业危害极大。DB36/T 1463-2021《南丰蜜橘黄龙病低度流行区防控技术规程》为科学防控提供了依据。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在病害监测方面,规程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设置固定观察点,定期调查果园内柑橘树的生长状况。特别是要重点检查叶片是否出现黄化、斑驳等症状。一旦发现可疑植株,应立即取样送检,确保早期发现病害。
关于种苗管理,规程强调使用无病毒苗木是防控的基础。要求育苗场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采用实生繁殖或嫁接方式培育健康苗木。对于需要调运的苗木,必须提供官方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并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在栽培管理上,规程提倡合理密植与平衡施肥。建议每亩栽植密度控制在45-55株之间,避免过密种植导致通风透光不良。同时要注重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尤其重视钾肥和钙肥的补充,增强树体抗性。
对于病树处理,规程规定一旦确诊为黄龙病,应立即挖除病株并销毁,切勿留作他用。挖除后需对病穴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石灰粉或化学药剂。此外,周边未发病的植株也应加强巡查,必要时采取预防性喷药保护。
在媒介昆虫防控方面,规程推荐综合防治策略。包括冬季清园减少越冬虫源,生长期利用天敌如捕食螨控制木虱数量,以及适时喷洒高效低毒农药。特别要注意在春梢和秋梢抽发期加强防治,这是木虱活动高峰期。
规程还提到,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果园的基本信息、病害发生情况及各项防控措施实施细节。这不仅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也为后续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数据支持。
总之,该规程从监测预警、种苗管理到田间操作等各个环节,构建了完整的防控体系,为实现南丰蜜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