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规划与设计、管网系统、检查井、化粪池及预处理设施、施工与验收、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行政区域内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Collection Facilities (Trial)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445-2021《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是江西省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出发,对标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关于规划与设计
标准明确要求在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建设之前,必须先做好详细的规划工作。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居民的生活习惯等因素。例如,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应优先采用重力流方式布置管网,以减少提升泵站的数量和成本。此外,还应当根据村庄的人口规模和发展趋势合理预测未来的污水量,并据此确定处理设施的规模。
材料选择与施工要求
对于收集管道的选择,标准推荐使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材作为主要材料之一。这种材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较长使用寿命,能够有效抵抗土壤压力及地下水侵蚀。同时,在铺设过程中要确保管道接口处密封良好,防止渗漏现象发生。另外,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还需定期检查维护所有设备部件,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分。
处理工艺与排放标准
本标准提出了多种适合不同条件下的处理工艺方案供选择。其中生物接触氧化法因其高效节能的特点被广泛推荐用于小型集中式处理站中。而对于分散式农户,则可以考虑采用厌氧池+人工湿地组合模式来实现达标排放。关于最终出水水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中的三级标准为最低限值,即CODcr≤500mg/L、BOD5≤300mg/L等指标均需达到要求。
运行管理与监测机制
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是保障设施长期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之一。包括但不限于制定日常巡查记录表单、设置专人负责监督指导工作、开展培训教育活动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内容。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在线监控系统,实时掌握各站点进出水量变化情况以及主要污染物浓度水平,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全过程的技术要点,同时也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操作建议。这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