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原生态松树蔸根仿野生种植茯苓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松树蔸根为培养基的茯苓仿野生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ld-Simulated Cultivation of Poria on Original Ecological Pine Stump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15T 19-2021原生态松树蔸根仿野生种植茯苓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茯苓仿野生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整地
1. 选择海拔高度在300至800米之间,坡度小于25°的山地作为种植区域。
解读:适宜的海拔和坡度能够保证茯苓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和湿度条件。
2. 种植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土壤pH值在4.5至6.5之间。
解读:茯苓偏爱酸性环境,过高的pH值可能影响其正常生长。
二、菌种选择与接种
1. 使用经过认证的优质茯苓菌种,确保菌种活力强且无病虫害。
解读:优质的菌种是成功种植的基础,可以提高产量并减少病害风险。
2. 接种时需在阴天或早晚时段进行,避免阳光直射。
解读:阳光直射可能导致菌种失活,影响成活率。
三、管理措施
1. 定期检查田间情况,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株。
解读:保持良好的田间卫生有助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2. 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调整灌溉频率,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解读:茯苓对水分需求敏感,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四、采收与加工
1. 当茯苓表皮颜色变深且有裂纹出现时即可采收。
解读:这是判断茯苓成熟的重要标志,此时收获可获得最佳品质。
2. 采收后应立即清洗干净,并按照传统方法晾晒干燥。
解读:及时处理能有效保留茯苓的有效成分,提升产品价值。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选址到最终加工全过程的关键点,遵循这些规定可以帮助种植者更好地开展茯苓仿野生种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