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呼伦贝尔地区大豆品种选择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呼伦贝尔地区大豆种植过程中品种的选择与应用。
Title:DB15T 2337-2021 Selection Requirements for Hulunbuir Soybean Varie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呼伦贝尔大豆品种选择要求解读
呼伦贝尔地区的大豆生产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为了更好地指导大豆种植,DB15T 2337-2021标准对大豆品种的选择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品种审定与适应性
标准指出,选用的大豆品种必须通过国家或内蒙古自治区的审定,并且要适合当地生态区域的种植条件。这意味着种植户在选择品种时,不能仅凭品种名称或广告宣传来决定,而应依据官方发布的审定公告,确保品种经过科学试验验证,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2. 抗逆性要求
品种需具备较强的抗旱、抗寒及抗病虫害能力。特别是在呼伦贝尔这种温差大、降水相对较少的地区,抗旱和抗寒性能尤为关键。种植者应关注品种在实际生产中的表现,优先选择那些在本地长期种植中展现出良好抗逆性的品种。
3. 产量潜力
标准强调,品种的产量潜力应达到或超过当地主栽品种的平均水平。这要求种植者不仅要考虑当前产量,还要兼顾品种的增产潜力。可以通过查阅品种试验数据、咨询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方式,了解不同品种的实际产量表现。
4. 品质指标
品种的品质指标需符合国家标准,特别是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的要求。种植者应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比如对于加工企业来说,可能更倾向于高蛋白品种,而对于食用市场,则可能需要兼顾蛋白和脂肪含量的平衡。
5. 种植历史
标准建议优先选择在当地有多年种植历史的品种。这样的品种已经过多年多点试验,其适应性和稳定性得到了充分验证。种植者可以通过向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咨询,获取这些品种的相关信息。
6. 新品种引进
对于新引进的品种,必须先进行小面积试种,观察其在当地的适应性。试种面积一般不少于1亩,种植年限不少于一个生长周期。只有在试种结果证明该品种表现优良的情况下,才能扩大种植规模。
总之,呼伦贝尔大豆品种的选择是一项系统工程,种植者需要综合考虑品种的审定情况、适应性、抗逆性、产量潜力、品质指标以及种植历史等多个因素,确保所选品种既能满足当前生产需求,又能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