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草地贪夜蛾测报的术语和定义、监测方法、数据记录与分析、预报发布及防治建议。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玉米生产中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of Fall Armyworm on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规范》(DB5305/T 65-2021)是由云南省保山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与预报工作。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监测设备和工具的选择上,标准明确规定了使用诱捕器、性诱剂等工具来捕捉成虫。这些工具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其有效性,还要确保操作简便,便于长期使用。例如,诱捕器应放置在玉米田的通风良好处,且高度保持在1.5米左右,以提高捕捉效率。
其次,关于监测时间和频率,标准指出应在每年的4月至9月期间进行持续监测,因为这段时间是草地贪夜蛾的活跃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巡查,并记录下诱捕到的害虫数量及其发育阶段。这种定期监测有助于及时掌握虫害的发生动态,为后续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再者,标准还强调了对调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要求工作人员要准确记录每次观察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诱捕器的位置、诱捕时间、捕获数量等信息。同时,还需结合气象资料,如气温、降雨量等因素,综合判断虫害发展趋势。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可以更精准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虫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和范围。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建议。一旦发现虫害达到一定密度时,应及时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控制。比如,在初期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的方法;当虫口密度较高时,则需要喷洒低毒高效的农药。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使用的药剂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到要加强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对草地贪夜蛾的认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只有当每个人都具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后,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整个防控体系当中去,共同维护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玉米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规范》不仅明确了监测工作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也为如何有效应对这一重大病虫害提供了指导方向。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够认真贯彻执行该标准,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