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的管理要求、接待原则、接待程序、接待标准和监督检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在国内开展公务接待活动的管理和执行。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Domestic Official Reception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s in Beijing (DB12T 1075-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A43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范》(DB12/T 1075-2021)是天津市发布的关于公务接待管理的地方标准。这一标准对公务接待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规范接待行为、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首先,标准明确了公务接待的定义和适用范围。公务接待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因执行公务需要而安排的接待活动。标准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其次,标准强调了接待工作的原则。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这些原则确保了接待活动既能够满足公务需求,又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和形式主义。
在接待流程上,标准要求接待单位应根据公务活动的内容和规模合理安排接待工作。接待前需制定详细的接待方案,包括接待对象、时间、地点、行程安排等内容,并报上级领导审批。接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或增加接待项目。接待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相关制度。
对于接待费用的管理,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接待费实行预算管理,单独列支,不得列入其他费用科目。接待费标准按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等因素确定,并定期调整公布。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接待,也不得向接待对象收取任何费用。同时,鼓励采用自助餐形式,控制陪餐人数,提倡使用本地特色食品。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接待中的廉洁自律问题。要求接待人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不得接受礼品礼金,不得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得借机谋取私利。接待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接待活动的事前审核、事中监督和事后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范》(DB12/T 1075-2021)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从接待准备到实施再到后续管理,全方位地规范了公务接待行为,有助于提升政府形象,促进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