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灵菇设施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设施、栽培管理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白灵菇的设施栽培。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Pleurotus nebrod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064-2021白灵菇设施栽培技术规范》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白灵菇的设施化栽培过程。这项标准涵盖了从菌种选择到采收的全过程,为生产者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操作指南。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菌种选择与处理部分,标准明确指出应选用经过国家或地方主管部门审定并发布的优良品种,并要求对菌种进行纯度检测,确保无杂菌污染。同时强调了在接种前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在栽培环境条件方面,标准规定了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强度等参数。例如,白灵菇生长最适温度为15℃至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范围内最为理想。此外还提到要定期通风换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再者,关于栽培管理措施,标准特别强调了水分管理的重要性。在出菇期要适当增加喷雾次数但避免积水现象出现;而在休眠期间则需要控制浇水量直至恢复生长为止。另外还建议采用遮阳网等设施来调节光线强度,促进子实体分化。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上,提倡采取物理方法如高温消毒、紫外线照射等方式作为首选手段;化学药剂仅限于必要时使用,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同时鼓励通过合理轮作制度减少病原菌积累的机会。
总之,《DB12/T 1064-2021白灵菇设施栽培技术规范》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而且结合实际生产经验给出了许多实用性的建议。这有助于提高白灵菇的质量和产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