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温室羊肚菌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栽培场地准备、菌种制备与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温室羊肚菌的标准化栽培。
Title:Greenhouse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Morel Mushroo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065-2021《温室羊肚菌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温室羊肚菌栽培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环境条件
1. 温度:温室内的温度应控制在8℃至25℃之间,这是羊肚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范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羊肚菌的产量和品质。
2.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90%,土壤含水量维持在35%~45%。湿度过高容易导致病害发生,而湿度过低则会影响羊肚菌的正常生长。
二、培养料配制
1. 原料选择: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如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这些原料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为羊肚菌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
2. 配比要求:按照干料重量计算,棉籽壳占50%-60%,玉米芯占20%-30%,木屑占10%-20%,石膏粉占1%-2%,石灰粉占1%-2%。合理的配比可以保证培养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利于羊肚菌菌丝体的生长。
三、播种与覆土
1. 播种时间:一般在秋季进行播种,具体时间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此时气温适中,有利于羊肚菌菌丝体的萌发和生长。
2. 播种方法:采用层播法,即将培养料分层铺放在畦面上,每层厚度约为10厘米,然后将羊肚菌菌种均匀撒布于培养料表面,再覆盖一层薄薄的培养料。
3. 覆土厚度:覆土厚度控制在2厘米左右。覆土不仅可以调节土壤水分,还能提供适宜的微生态环境,促进羊肚菌子实体的分化和形成。
四、田间管理
1. 光照:羊肚菌对光照的需求较低,但适当的散射光有助于提高羊肚菌的品质。因此,在温室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适当遮荫,避免强光直射。
2. 通风: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季节,更应注意加强通风,防止病害的发生。
3.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检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者物理方法进行防治,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以上是对DB12/T 1065-2021《温室羊肚菌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羊肚菌种植的朋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