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冷凉区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冷凉区黑土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Black Soil in Cold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982—2021冷凉区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黑土地资源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关于土壤监测与评价
标准规定了定期对黑土地进行土壤肥力、理化性质等多方面的监测。要求每5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土壤质量评价,以掌握黑土地的变化趋势。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土壤退化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耕地质量提升技术
标准提出了多种提升耕地质量的技术手段。其中包括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深松耕作等方法。特别强调要将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每年还田量应占秸秆总量的60%以上。同时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深松作业,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
三、水土保持措施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标准要求在坡度大于5度的地块设置梯田或水平沟,并种植防护林带。对于平地则需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确保雨季农田不积水。此外还提倡采用免耕覆盖栽培技术来减少地表裸露时间。
四、化肥农药减量使用
为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目标,标准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精确计算所需肥料种类及用量,避免过量施用。同时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五、轮作制度
标准鼓励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如玉米-大豆轮作模式。通过不同作物之间的轮换种植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且有利于控制某些特定病虫害的发生。
六、监测体系建立
最后标准还提到要建立健全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监测体系。包括设立固定的观测点定期采集数据;构建信息管理系统方便查询分析历史资料;以及加强科研力量投入不断优化改进保护策略等内容。
以上就是对《DB23/T 2982—2021冷凉区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规程》部分关键条款所做的深入剖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重要的地方性规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