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春整地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要求、技术要点及实施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春季整地过程中玉米秸秆还田的农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rn Straw Returning to Field during Spring Land Prepa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978—2021《春整地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春耕时节玉米秸秆还田作业流程,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业生产效率。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作业时间:标准规定应在春季土壤解冻后、播种前完成秸秆还田工作。这一要求基于土壤湿度与温度条件,确保机械作业顺利进行的同时,为后续播种创造良好环境。
2. 秸秆处理方式:推荐采用机械粉碎或揉搓的方式处理秸秆,长度控制在5-10厘米之间。这样既能保证覆盖效果又能避免影响种子发芽。此外,对于过于干燥的秸秆,建议适量浇水后再行粉碎,以增强其腐烂速度。
3. 翻埋深度:明确指出秸秆应埋入地下15-20厘米处。此深度既有利于保持地表平整便于播种,又可以有效防止秸秆漂浮,并促进微生物分解。
4. 施肥结合:强调在实施秸秆还田时需同步施加有机肥料或化肥,具体比例根据当地土壤状况确定。这样做不仅能够补充因秸秆分解而可能流失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
5. 质量检查:作业完成后要对田间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秸秆分布均匀度、埋深一致性以及是否存在裸露地块等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设备参数直至达到合格标准。
6. 环境保护措施:特别提到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减少扬尘污染,合理安排工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未处理的秸秆造成空气污染。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春整地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出发,力求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