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上钢结构用铝合金牺牲阳极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海上钢结构电化学阴极保护用铝合金牺牲阳极。
Title:Marine Steel Structures - Aluminum Alloy Sacrificial Anodes
中国标准分类号:Y41
国际标准分类号:25.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CCTA 0050-2024 海上钢结构用铝合金牺牲阳极》中关于“铝锌稀土合金成分要求”的变化为切入点,对新旧版本标准的差异进行深度解读,并结合实际应用提供具体指导。
在旧版标准(假设编号为TCCCTA 0050-2018)中,对于铝锌稀土合金的成分要求较为宽泛,仅规定了铝、锌及稀土元素的大致含量范围,缺乏针对性和精确性。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了铝的质量分数应在93.5%至96.5%之间,锌的质量分数应在3.0%至5.0%之间,稀土元素的质量分数则需控制在0.8%至1.5%范围内。这种调整旨在确保牺牲阳极材料具有更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和耐腐蚀能力。
例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若铝的质量分数低于93.5%,会导致阳极效率降低,无法有效保护钢结构;反之,若高于96.5%,则可能增加成本且影响机械性能。同样地,锌和稀土元素的含量也需严格把控,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阳极的工作寿命和保护效果。
因此,企业在选用原材料时应严格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执行,通过先进的检测手段如光谱分析仪来精确测定各成分比例,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规定。此外,在施工阶段还应注意阳极与钢结构之间的安装质量,确保接触良好以发挥最佳防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