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品种合农77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合农77的生产与推广。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oybean Variety Hennon 77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8T077-2021 大豆品种合农77生产技术规程》是关于大豆品种合农77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播种部分规定了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末至5月初。这一时期气温稳定在10℃以上,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同时要求播深为3-5厘米,过浅易导致干旱影响出苗,过深则会延缓出苗时间。
其次,在田间管理中强调要合理密植,每公顷种植密度应在25-30万株之间。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良好,促进光合作用效率。
再者,施肥方面建议采用平衡施肥法,氮磷钾比例以1:1.5:1为宜。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追肥占30%。具体来说,每公顷需施用纯氮90-120公斤、五氧化二磷135-180公斤、氧化钾90-120公斤。
病虫害防治章节指出要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对于常见的食心虫等害虫,可在卵孵化盛期使用高效低毒杀虫剂进行喷雾处理。
最后,在收获环节要求当籽粒含水量降至13%-15%时开始机械收获。过早收获会影响产量,过晚则容易造成裂荚损失。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干燥,确保储藏质量。
这些关键内容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有效提高大豆品种合农77的种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