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沼渣资源化利用的基本要求、处理技术、质量要求、监测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沼渣的资源化利用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Digestate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428-2021《沼渣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沼渣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条文解读:
- 原料选择:标准要求选择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有机废弃物作为原料,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这确保了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 预处理:原料需经过破碎、混合等预处理工序,以提高发酵效率。特别是对于大块物料,应进行适当的粉碎处理,以便于后续的厌氧消化过程。
发酵工艺
条文解读:
- 发酵条件:规定了适宜的温度范围(通常为35℃至40℃)和湿度条件(60%-70%)。这些参数直接影响沼气产量和产品质量。
- 搅拌频率:建议每2-4小时搅拌一次,以保证发酵均匀性和气体释放效率。同时,定期检测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时调整发酵环境。
产品应用
条文解读:
- 肥料化利用:沼渣可用作有机肥料,但必须符合NY/T 525-2012《有机肥料》的要求。使用前需进行腐熟处理,并根据土壤类型及作物需求合理施用量。
- 基质生产:可用于花卉苗木栽培基质或育苗基质,但要控制重金属含量不超过GB 18877规定的限值。
环境保护措施
条文解读:
- 废水处理:产生的废水应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后达标排放,避免造成水体污染。
- 恶臭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的排放,比如覆盖密封储罐或安装除臭装置。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析,实际操作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与实施,可以实现沼渣的有效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