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习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结果应用。本文件适用于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学徒及相关从业人员的技能评价与管理。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Skills of Xiangshan School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聚焦于《TXSB 002-2024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习评价规范》中新旧版本的重要差异点——“传习过程记录”的要求。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技艺传承更加系统化的管理需求,也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
在旧版标准中,“传习过程记录”更多停留在概念层面,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而新版标准则明确规定了记录的内容、形式及保存期限,强调了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每次传习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名单及其角色分工、活动具体内容与成果展示等。此外,还要求所有记录需以电子文档和纸质档案两种形式保存至少十年以上,以便后续查阅和研究使用。
这种改变对于确保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能够得到完整有效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化记录传习过程,可以更好地追踪每位学徒的成长轨迹,评估其掌握程度,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完整的技艺数据库,为未来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例如,在某次大型古建筑修复项目中,如果发现某些特定工艺出现偏差,就可以快速定位问题源头,追溯到具体的传习环节,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
为了有效实施这一要求,相关机构应当配备专门人员负责记录工作,定期组织培训提高记录质量,并开发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来辅助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有效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