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李子嫁接繁育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管理措施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李子树的嫁接繁育及其相关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lum Grafting and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972—2021《李子嫁接繁育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李子嫁接繁育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苗木选择与准备
根据标准中的规定,用于嫁接的砧木应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或两年生实生苗。砧木的高度应在40厘米以上,茎粗在0.8厘米至1.5厘米之间。接穗的选择同样重要,要求接穗来自优良品种母树,且为当年生发育充实的新梢,长度一般为15厘米至20厘米。
2. 嫁接方法
标准推荐使用芽接法和切接法两种主要的嫁接方式。芽接法适合于春季和秋季进行,而切接法则多用于早春时节。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砧木与接穗之间的形成层对齐,这是保证成活率的关键步骤。此外,在嫁接后需立即绑扎固定,避免接穗移动影响愈合效果。
3. 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完成后,需要定期检查嫁接口是否出现感染或者干枯现象,并及时清除杂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如果发现有多个芽萌发的情况,应当保留最健壮的一个芽,其余全部抹除以集中养分供应给选定的芽体成长。当新梢长到一定高度时(通常为20厘米左右),可以适当摘心促进侧枝发育,增强植株整体抗逆性。
4. 病虫害防治
为了保障苗木健康成长,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首先要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清理落叶残枝减少病原菌滋生机会;其次合理安排灌溉施肥计划,提高植物自身抵抗力;最后还可以采用生物农药等环保型手段来控制害虫数量,最大限度降低化学药剂使用频率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李子嫁接繁育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基础选材到具体操作再到后期维护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特别强调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始终的重要性。这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框架,有助于提升我国李子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