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建筑供暖空调系统能效提升的技术要求、检测与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供暖空调系统的能效提升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in Public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共建筑供暖空调系统能效提升技术标准(DB34/T 3960-2021)是安徽省发布的指导性文件,旨在通过优化设计、运行和维护提升公共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1. 系统设计阶段要求:在第5.1节明确指出,设计时应采用分区控制与智能化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这意味着每个功能区域应当独立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并且整个系统需要配备中央监控平台。这种做法能够实现精准调控,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2. 能效比考核指标:根据第7.2条的规定,对于采用冷水机组作为主要冷源的项目,其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不得低于5.8。这一数值高于国家标准GB 50736的要求(5.0),体现了本标准更加严格的节能目标。
3. 水泵效率提升措施:第8.3节特别强调了水泵选型的重要性,要求优先选用高效节能产品,并且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扬程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10%。此外还建议定期检测水泵效率,当发现下降幅度超过10%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4. 冷却塔运行优化:依据第9.4条的内容,在夏季高温季节,冷却塔应保持满负荷运转状态以确保最佳换热效果。同时还要注意检查填料清洁度及水分配均匀性,防止局部过热现象发生。
5. 节能改造指导原则:最后,在附录A中给出了具体的节能改造流程图。包括现状调研、方案制定、实施验证等步骤。特别提到要充分考虑原有设备状况以及未来扩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改造内容。
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提高新建项目的初始能效水平,也为既有建筑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改进方向。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显著降低公共建筑领域的整体能耗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