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棉花花生间作轮作的术语和定义、种植模式、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棉花与花生间作轮作的生产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tton-Peanut Intercropping and Rotational Cropp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927-2021 棉花花生间作轮作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标准,为指导棉花与花生的间作轮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间作”和“轮作”的概念。“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块内同时种植两种或多种作物;“轮作”则是指在同一田块上按一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这些定义为理解技术规程奠定了基础。
种植前准备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翻和整地,确保土壤疏松且无杂草。此外,还需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加基肥,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这一环节强调了土壤管理的重要性,直接影响到后续作物的健康生长。
播种与定植
标准规定了播种的时间、密度以及深度。例如,棉花的播种时间应选择在春季气温稳定回升后,而花生则需在土壤温度达到适宜水平时播种。播种密度和深度则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建议采用滴灌或喷灌的方式进行灌溉,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保证作物的水分需求。对于病虫害防治,提倡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收获与储藏
收获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棉花应在铃期结束后及时采摘,而花生则需在荚果成熟时收获。收获后的储藏环境也需符合标准要求,避免因不当储藏导致的质量下降。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4/T 3927-2021 棉花花生间作轮作技术规程》从种植前准备到收获储藏各个环节都给出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