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牦牛养殖档案的建立原则、内容要求、记录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从事牦牛养殖的养殖场、养殖户及相关管理机构。
Title:Establishment Specifications for Yak Breeding Reco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941-2021《牦牛养殖档案建立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牦牛养殖档案管理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档案的建立、记录、保存到归档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对于保障牦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明确了牦牛养殖档案的建立要求。其中规定,养殖档案应包括养殖场的基本信息、牦牛个体信息、饲料与饲养管理记录、疫病防控记录等内容。这些信息的完整记录有助于全面掌握牦牛的生长状况和健康情况,为科学养殖提供依据。
其次,在牦牛个体信息记录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牦牛耳标编号的唯一性及其与档案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这不仅便于对牦牛进行个体识别和跟踪管理,还能有效防止因信息混淆而导致的管理失误。
再者,关于疫病防控记录,标准要求详细记录免疫接种的时间、种类、剂量以及发病情况等信息。这一措施能够帮助养殖者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确保牦牛群体的健康稳定。
此外,标准还对档案的保存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至少保存至牦牛出栏后两年。这样做既满足了日常管理的需求,也为可能发生的追溯或责任认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最后,标准提倡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档案管理,鼓励使用电子化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进一步提升牦牛养殖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牦牛养殖档案建立规范》为牦牛养殖业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体系,其实施将极大促进牦牛养殖业的规范化发展。